时间:2025-01-12 21:14:39 出处:娱乐阅读(143)
雨城区林业局已完成18个灾后重建项目
2013年4月20日,雨城业局已完芦山强烈地震席卷全市,区林造成了巨大的灾后重建j9损失。转眼2年多时间,项目虽然地震时的雨城业局已完场景还历历在目,但随着重建进程,区林这座满目疮痍的灾后重建小城不仅恢复了往昔的面貌,更美过从前。项目
雨城区是雨城业局已完一座以生态而闻名的城市,震后,区林生态环境修复理所当然被摆在灾后重建的灾后重建重要位置加紧实施,而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项目林业部门自然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主要力量。
雨城区林区公路项目,雨城业局已完上里镇箭杆林林区道路
重建任务解析
雨城区是区林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地区,生态区位重要。灾后重建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修复对恢复生态功能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灾后重建中,雨城区林业局承担19个灾后重建项目,其中生态环境修复项目14个、农村建设项目5个。j9
雨城区林业局将灾后重建作为提升生态功能、促进产业调整、提高管理能力、带动林农增收,以及提升林业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机遇,根据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建设的需求,按照“区域生态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的目标,努力实现全区生态功能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重建成效展示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重建,截至目前,雨城区林业局的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18个,仅新村聚居点生态绿化项目尚有4个村未完成。
通过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林区通行条件,壮大了产业基地规模,筑牢了雨城生态屏障,优化了聚居点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森林生态旅游能力,提高了林业科技水平,提升了国有林业企业经营环境。
这些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林区道路建设类项目,惠及林竹面积8万余亩,有效减少林竹采运成本,提高林农收入,为全区林区经济发展、动植物保护、森林观光旅游、森林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震损林地修复项目涉及全区18个乡镇,实施后有效促进了全区森林面积增加、质量提高、林分调整,在恢复和维系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预防次生灾害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生态功能。
产业基地类项目改善了雨城区林种结构,提高了林分质量,增加了林地单产,提高了林地效益,为培养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新村聚居点生态绿化项目,通过庭院绿化和道路及周边绿化,极大促进了雨城区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高和城乡一体绿化景观体系建设进程。
周公山省级森林公园、羊子岭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设施、雅安红豆极小种群救护保护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种群(雅安红豆)基础条件,通过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带动区域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周边群众旅游收入。
种苗监测设施项目,使雨城区形成机构健全、手段先进的林木种苗监督检验服务体系,进一步保证全区林木种苗质量和品质,提高林业生产力和综合效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设施项目,使全区初步形成具备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除害处理、应急防控、数据处理、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林业生态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项目,以更新全区森林资源基础信息为基础,建设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和森林防火监管系统,有助于全区及时准确掌握资源现状和动态,对提高资源监管能力、森林火灾预防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林区供水、林区供电建设,有效解决了国有林区长期以来的用水、用电难的问题。国有苗圃建设项目将为全区及周边县区提供优质壮苗,保障区内及周边绿化用苗需求,推动珍稀树种和林下经济发展。
项目点位分析
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一个项目背后都包含着施工方、业主方、监理方等多方面的努力。雨城区林业局在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紧扣时间节点,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式,为项目的如期竣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雨城区周公山林区公路是雨城区林区公路恢复重建项目之一,全长13公里,总投资520万元。恢复该林区公路既满足沿线农户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满足近1万亩国有林地的生产和管护要求。
然而,该林区原有道路通行条件极差,加之天气状况复杂,给施工建设带来极大的不便,仅建设材料运输一项的难度就大大超出了预期。作为灾后重建项目,拖不得、等不得,雨城区林业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以倒排工期的形式紧抓规划进度、设计进度、建设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并积极与项目所在地乡镇、其他项目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问题。另一方面,将林区道路作为“民生路”和“产业路”建设,群众自行投劳、业主投资,无偿调整土地,最终拓宽了路基,改善了路面,为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震损林地植被恢复(人工植苗)建设项目,是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一项重要重建项目。雨城区震损林地植被恢复(人工植苗)建设项目涉及13个乡镇,植苗造林面积达13206亩。项目实施过程中,雨城区林业局创新方式,按照提升生态功能、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群众增收等发展理念,采用针阔混交方式套种栽植(红豆杉-柳杉、桢楠-香樟、红椿-银杏)珍稀珍贵树种,改变了过去栽植品种的单一性,进一步调整了林分结构,提高了林地亩产值和林木经济附加值。
再回首看重建
目前,雨城区林业局承担的灾后重建项目均按时间节点推进。这都得益于项目实施中,责任分工到位、工期倒排到位、项目梳理到位、措施保障到位以及项目负责人员充分发挥“5+2”“白加黑”的精神,不畏艰苦,全身心投入到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中。
雨城区林业局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推进并非偶然,项目在规划时,不仅对项目进行全面剖析,还向涉及的当地乡镇村组和老百姓征求意见,不做单方面的决定,让项目更具落地性。所有项目按业务范围分解到科室,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确保每个项目“有牵头、有督办、有落实”。约谈中标单位负责人、监理人员、项目经理等,讲清时间节点、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和纪律要求,打好“预防针”。
“有了完善的措施,还需要很好的执行。”雨城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2015年4月20日至7月20日期间,雨城区林业局先后14名工作人员因病住院。为推进项目建设,他们往往医院工地两头跑,只要能够坚持绝没有一丝懈怠。
目前,雨城区林业局灾后重建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工作重心将从项目建设逐渐转入项目后期管理和维护。重建虽然告一段落,但之后如何发挥重建项目的后续效益,将成为雨城区林业局探索努力的新方向。
记者 肖科
上一篇: 2024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
下一篇: 巧用“活封”解“死扣”,法院“活查封”生猪降低企业损失